看测试人员如何脑控机器人看测试人员如何脑控机器人

  “人类的想法完全可以被读取并翻译出来,同时还可以用意志操控机器。”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有一支研究大脑的“超能”创新团队,经过连续数年对大脑“意念”的研究,把“读心术”变为了现实。目前,他们的部分成果已经走到了世界“脑计划”的前列,今年底,他们“脑机协同信息处理”实验室的国家863计划课题“面向大规模图像分类的脑机交互技术研究”也将正式结项。

  昨天,记者走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“脑机协同信息处理”实验室,跟随科学家们体验“读脑”的神奇。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/文 马健/图

  读脑,眼睛就是扫描仪

  2005年,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“脑机协同信息处理”实验室成立,10年来,一个科学家团队为实现人类拥有“超能力”的梦想一直努力着。

  脑机协同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闫镔博士介绍,他们所研究的内容包括认识脑、利用脑、保护脑、开发脑等方面。目前正在研究的国家863计划课题“面向大规模图像分类的脑机交互技术研究”,将于今年底结项,并在“视觉重构技术”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。

  什么是“视觉重构”?闫镔介绍,“视觉重构”即“大脑视觉信息重构”,就是人眼所看到的画面,通过电脑可进行重组显示。譬如,给你看一张卡片,卡片上是一个英文字母,当你看完这个字母之后,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,很快,就能在旁边的一台计算机上显示出刚看过的字母。

  “视觉重构”有啥用?闫镔举了个例子:“以前,你想查询信息只能用文字,后来有了图片搜索,你用手机拍个照片,就能在网上检索到。未来,你的眼睛直接就是手机,看到某样东西,计算机可以直接读取、翻译你的脑信号,自动开启检索系统,并立即反馈给你。”闫镔说,目前,他们“读脑”所采集的信息基本能达到70%的正确率。